《棉草纪》

棉草纪

——欧南


林笛的唱片《棉草纪》终于出版了。虽然我曾参与过这张唱片的录音,但并不知道唱片的内容是表达什么?等唱片拿到手后,看装帧很像林笛的风格,设计的像一本书,而布面宣纸的内页,让人觉得很中国化,也很古朴。唱片的标题让人非常的亲切,不由会联想到《山海经》、《诗经》或者日本的《古事记》、《枕草子》之类的书,总之洪荒玄远,是彼时而不是此时的事件。


触发林笛创作《棉草纪》的,是源于一次采风。05年的时候,我们随“半度音乐”的音乐总监刘星一起去贵州黔东南录制苗族,侗族民歌。我担任文案,林笛则是随队考察,比我轻松了许多。所以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她有更多的时间东走走,西看看。这次历时半个月的采风,对全队的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我们从城市出来,进入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我们不熟悉的生活。当地的村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有些村寨几乎不和外界联系,但他们的生活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乏味,当我们和他们一起围着柴火喝酒,唱酒歌的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世外文明的洗礼。那种朴实和实在,是我们在都市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孔子曾说:礼失求诸野,我想这种冲击对林笛来说应该是深刻的。


《山海经·大荒南经》云:“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意思是说:这里有能歌善舞的鸟,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这里又有各种各样的野兽,群居相处。还是各种农作物汇聚的地方。《诗经·简兮》也有:“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用来描写先民击鼓舞蹈的场面,和我们在苗族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这些直观的印象,正是诱使林笛用音乐去还原它们的动机。这是鲜活的生活场面,没有虚设,没有刻意,有的是如大地般朴素的情怀,人们为欢乐、为丰收、为男欢女爱而舞蹈歌唱,而我们丧失这种情怀太久了。


现在所谓的文明社会,都会生活,其实资源已经枯竭,我们不过是生活在一种惯性中,为物质的充足沾沾自喜,但你却很难发现有几个真正快乐的人。事实上,我们都是物质的人,是物质的奴隶。


《棉草纪》所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先民劳作,欢乐,祭司,求欢等场景。从题意上来说,绵草是先民生活的本质,人要生存,必须先要果腹保暖,始有绵草。然后耕作,狩猎,既而才有图腾崇拜,祭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是一幅灵动的生活画卷。我不知道林笛从哪些地方搞来这么多古籍资料,来阐述她音乐的理念,即使像我这样饱读诗书的人都有些惭愧,很多资料我都不曾见过。当然,林笛毕竟是才女,又是个古灵精怪的人,除了音乐,还擅长绘画和诗歌,这倒并非夸她,如今像她那样通晓各种艺术门类,又具有相当水准的人着实不多见。且林笛非常执著,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韧劲,当年她组织乐队的时候,虽然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但她完全凭借个人的努力,将乐队搞的顺风顺水。而《棉草纪》的文案,想必也是她花了不少功夫,从典籍上挖来片言只语,然后参考《诗经》加以改写。所以,每首乐曲小标题下的四行诗,其实都是林笛的原创,即使抛开音乐看诗,仍然是美妙的四言诗。


整张专辑由十一段乐曲组成,分别是:旱木、裂帛、金石女、飞尘逐鹿、嬉戏、圈耕、血祭、求欢、陶彩、盘地、捣米。每一段音乐都是描绘先民的一段生活场景,或静谧、或空灵、或激昂、或喧嚷。风格听起来散淡玄远,似有一股远远飘来的,扑面的古风。这张专辑或许不是那种让人坐下慢慢欣赏的作品,它更像是一杯散发着自然泥土气息的野茶,可观赏,也可品鉴,这既是追慕先民的遗风,也是对现在过于物质化生活的一种补偿。



棉草纪 详解


棉草纪是一本原意在描写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状态的音画诗篇,这是一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还原过去的景象,而是一种超现实状态下的模拟世界。


该专辑的十一首曲子描写了古人生活中的十一个常见场景。


旱木:这是描写古人初见鸟雀啄木而产生烟火,进而到学会钻木取火,从而开始了文明的进程。在这首曲子里,非常规的打击乐器是两块木条和砂纸,模拟出钻木的声音。


裂帛:这首曲子有着优雅的舞蹈节奏,描写了富有的人家使用布匹的场景,古人对布的需求不仅是在穿衣家居上,帛是贵重的书写记录用具,比纸张更珍贵,而撕裂布匹的声音也成了这首曲子里最特别的一笔,录音时候要达到撕布和甩布的效果,很是花了一番功夫。


金石女:这首曲子是整张专辑里面音响声部最丰满最美丽的一首,描写的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窥见了青铜器时代的美好。用古筝,扬琴,中阮合成的音响近似于唐乐,这和专辑里其它曲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青铜器时代最高贵的音响来自编钟,钟磬之声,金石共鸣,绕梁三日。


飞尘逐鹿:狩猎是古人们最常见生存方式之一,围猎时,马腾狗吠,尘土飞扬,发现目标之时却要轻手蹑脚,免得惊扰了跳跃的鹿儿,这首曲子画面感非常强,由竹笛吹奏出鹿儿的跳跃玩耍,众人的喘息表现出追捕时的奔跑和紧张度。


嬉戏:一个大人和孩子玩耍的场面,其中的童声是由半度音乐的老板林小草的女儿桑妮进棚录制的,她有着自己奇特的语言,成人无法理解,却给这首曲子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而这首曲子的速度很快,其中打击乐声部有数量众多的小打,演奏起来难度很高。


圈耕: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模式来源于耕作,这是从洞穴人转入文明人的标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至今日,地球上还有很多人是在这样地生活着。这首曲子有着悠长的气息,展现了耕作时不慌不忙的动作。


血祭:这可能是古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却在文明社会被彻底摒弃,无论是杀牲畜,或者用童男童女献祭,目的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这首曲子头尾很残暴很急速,中间有一段巫师诵咒的段落。在音乐方面,中阮演奏的音型颇为怪异,整首曲子神秘而暴力。


求欢:这是苗族的男女求爱场景再现,据传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青年男女在野外对歌,歌词含蓄挑逗,互相对唱到面红耳热,情热高涨才一对对结伴而去,这是最原始的求偶场景。在黔东南亲见当地青年男女的对歌场景后,引发了这首曲子的创作。而录音时候,进棚录唱的男男女女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半度音乐的工作人员和朋友,哼唱的旋律是林笛一句一句现教的,参差不齐的哼唱感觉更觉真实。



陶彩:这首曲子是整张专辑的第一首创作作品,奠定专辑的基调。这是林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重新写的第一首作品,其中的质朴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让刘星很满意。而这首作品的特别之处是对陶器的运用。中国古人的制陶术是非常著名的,唐三彩,青花瓷,甚至兵马俑,在很早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首曲子采用的部分打击乐是花盆和陶器,中间吹奏部分特别使用了陶埙,节奏则是不常见的7拍,也初见林笛对半音叠用的偏爱。


盘地:顾名思义,刚学会了生存下来的原始人们不久就开始了争斗,邻居家的田地比较肥美,就想去抢夺。人类自私贪婪的本性几千年来毫无改变,弱肉强食,终究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无法避而不见。这首曲子以古筝和中阮开始,打击乐跟进。特提一下,因为整张专辑的概念是先民时代,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比较靠后引进的琵琶和二胡等乐器就没有出现,古筝和中阮作为主打弹拨乐器。而人类历史上首先出现的乐器当是骨笛,因此专辑里吹管乐器是重头戏,录制全部竹笛,箫,埙等吹管乐器的演奏员是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刘一,因为专辑里所有的曲子都不是传统音阶,非常难吹。


捣米:选这首作品在专辑里收尾,是因为它的温和隽永,值得回味。正如所配四言诗描述:谷实丰收,轻吟缓歌,以木舂缸,乐在其中。丰收时刻,全家老小一起来舂米,庆贺今年有粮,当是古人最心满意足的时刻,随性哼出的歌谣也满是喜悦。





价格/ ¥200.00元

立即购买